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我大南京越来越牛逼了!
先是GDP将破万亿,一举挤进全国一线城市!前几天又要做“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龙头!又入选中国最受资本欢迎的城市!
今天,又一个城市建设方案来了!南京要建设循环型江北新城区;2020年,五大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部建成;重点在江北新区和南部新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并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中,大南京排名第三!
还有一系列利好!跟着小5妹一起来看看
![]() |
1、重磅!南京十三五又一个城市建设方案来了!特别提到江北新区、南部新城
要点提示:昨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公布“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争取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研究制定垃圾分类收费方式;重点建设江南、江北环保产业园;建设循环型江北新城区;
2020年,南京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五大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部建成……
![]() |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南京海绵城市怎么建?详细方案出炉!
南京将建海绵城市,到2020年,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标。关于海绵城市详细建设方案,此次规划案中也有提及!
南京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降雨不低于70%,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雨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率等指标达到海绵城市相关标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
在道路、广场建设中,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对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并增强道路绿化带、绿地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减轻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
海绵型公园和绿地这一块,则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调蓄设施等,就地消纳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规划要求,海绵型新城区建设,着力推进江北新区核心区及高铁枢纽经济区红花—机场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此外,南京将加紧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尽快确定海绵城市成片建设示范区,推进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尽早启动实施,争取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设循环型江北新城区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提高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在公交车中的比例,倡导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要达到63%。
同时,南京将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结合旧城改造、小区出新同步推进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到2020年,城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基本实现禁粘,禁粘区域达90%。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9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绿色标准执行率达到100%。
规划还特别提到建设循环型江北新城区。
生活垃圾分类!这个以后你也要做
根据规划,南京将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研究制定垃圾分类收费方式,鼓励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逐步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水平。到2020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
规划还提到了重点建设江南环保产业园和江北环保产业园,实现南京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江南环保产业园位于江宁区铜井镇幕山,总规划面积为7.14平方公里,未来将重点发展静脉类产业、生活垃圾发电与固废利用、生产服务与研发、绿色能源示范产业。
江北环保产业园位于浦口区西南部,总体规划面积为6.36平方公里。园区内现有已建成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与之相配套的灰渣填埋场两个项目。
2020年五大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部建成
规划还特别提到建设循环型江北新城区。江北新区核心城区新建建筑要全部实施节能65%设计标准,城镇新建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绿色建筑标准,35%达到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全面启动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老山北麓—滁河南岸、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五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到2020年,五大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部建成。
此外,南京还将加快沿江城市生活和旅游景观带建设,包括八卦洲旅游景观岸线、浦口新城生活岸线、雄州新城生活岸线、大厂新城生活岸线、桥林新城生活岸线。
据统计,“十三五”南京计划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27个、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28个、环保产业园建设工程项目6个等共计125个重点项目,到2020年,完成南京市所有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任务。
2、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发布 南京排全国第三
生活在南京,你幸福吗?12月1日,“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在京发布,南京排名第三!南京今年已经是连续8年获得该项荣誉。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共同主办,迄今已连续举办10年,累计9亿人次参与,是目前中国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之一。
本届推选活动以“人民获得感”为主题。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累计超过1128万人次参加了公众调查、抽样调查和大数据采集,调查采集的大数据,涵盖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向往、旅游向往、就业、生态环境、治安、诉讼咨询、交通、教育等16大类50个指标。
经过活动组委会评审,最终,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珠海、北京、上海十座城市被推选为“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江苏太仓市、山东高青县、浙江余姚市、江苏江阴市、湖南长沙县、江苏宜兴市、浙江慈溪市、辽宁海城市、江苏昆山市、四川成都双流区十座县级城市被推选为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3、南京江北新区交通主骨架项目开建 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今日城建方面还有以下利好!
随着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和老山沿线开发进程不断加快,与江北路网连接的主骨架道路取得重大进展。11月23日,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沿山大道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江北新区沿山大道西延工程起点位于侯庄互通规划508省道,止于规划的桥林大道,道路总长约9179米,全线按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运作模式。4、玄武铁北片区大通道通车!玄武大道、新庄立交堵车有救啦!
12月3日,玄武铁北片区首条贯穿东西的通道——红山南路东延工程正式建成通车。这条城市次干路西起红山路、东至经五路,全长约2.4公里,通车后将有效缓解玄武大道、新庄立交的交通拥堵压力,同时完善玄武铁北片区路网结构。
红山南路东延工程将正式通车 崔晓/摄 |
红山南路东延工程是与玄武大道平行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路,规划宽度45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50公里。项目总投资8.55亿元,其中征收拆迁投入6.25亿元,工程建设投入2.3亿元。
红山南路东延工程建成通车后,新增了一条南京站、小红山客运站进出城的通道,可以有效分流玄武大道的车流,缓解南京一大堵点——新庄立交的交通压力,并为快速集散南京站北广场、小红山客运站的公铁客流起积极作用。
目前,玄武铁北片区正在着力打造主城北部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标志区,红山南路东延工程通车完善了该片区路网结构、改善了环境面貌,有助于片区经济的发展。
(综合来源:南京日报、新华日报、新华报业网、南京区街一号)返回南京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