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城市复兴论坛嘉宾张赫天:从紫禁城到罗浮山

来源:365淘房 2018-05-21 16:31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张赫天:

大家好!我主要是讲一讲我过去做过的一些小项目,从紫禁城到罗浮山,其实是从地域来分的,从中心到自然。我讲的第一个就是紫禁城红墙茶室,就是城市空间关系,这个项目是在长安街,我们可以看到天安门,上面就是紫禁城,左边就是射击台,右边是祭祖的地方,天安门城楼向东西延展的就是天安门的城墙,到一定位置之后会向北延展,在明国的时候有一部分断掉了,我们看到的画就恰恰处于断桥的位置,我们项目的基地就在这里。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城市机理,这个位置在它的东边是叫飞龙桥胡同,原来叫飞龙桥,内部就是咱们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太庙这个区域,大家在这个区域看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机理,一边是胡同,一边是皇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机理撞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特有的临界面,这种临界面对很多建筑师来讲,都很难碰到这个基地。我们当时接到这个项目就非常兴奋。

我们来看一下原来基地上曾经是太庙的区域,太庙内部有自己的水系处理系统,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破旧的泵房,以及给劳动人民文化宫给保安住的地方,这是当时改造前,我们的业主租了这一块地,当年曾经在这个公园里还可以租地方的时候,很幸运的租了这里,当时想要做一个茶室,所谓叫茶室,也是有收入的,因为老板经常有国外的朋友把他的产品给朋友看,东边的墙是断墙根的位置,有一个保安住的房子正好贴在这个墙上,当时对这个墙没有过多的保护意识,在整个这道墙有很多民房,另外就是人民文化宫里面的水泵房。

这是一个CAD的平面图,现场就是这样,北边是泵房,南边是宿舍,正好贴在断桥上面。大概是从西边有一片竹林,有一条小径可以走过来,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加上室外的这些走道,一共面积只有280平米,在这么一个窄窄的空间里面,我们做一个茶室,其实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们入口应该放在哪里。通常情况下,大家会想到在两个房子中间,然后进到这个空间里面。但是如果我们从这进就有一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所有的空间被一眼就看透了,我们就希望是不是可以给它一个最远的、最远端的入口,让他看不清里面到底有多深,其实出发点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是我们建成之后的模型,我们当时做了大量的分析模型,这是一个最终的效果,然后现在这个墙边的是称之为南房,屋顶的那边是属于北房,这是和红墙以及胡同之间的关系,这是去掉墙之后露出的建筑的样子,这是南房的结构模型,这是小径。其实我们应该回到最初,最初其实我们刚才说了,我们想找一个最远端,大家可以看到在北房的左上角有一个窗户,这个地方并没有门,我们想从这里进入空间,也许是让流线变得最绵长的入口,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从那个地方进去,但是后来在茶室里面有一些空间,比如说吧台、洗手间,还有备简餐的地方,我们最后选择从中间的地方进去。

现在建成之后我们从这个小巷子进入竹林旁边,旁边还有一个假山,右边就是断墙,我们发现把入口地面垫高,是因为有一个排水井,这是我们基地主要排水的位置,这个地方在北京下雨的时候,古人做的排水系统是相当厉害的,因为在北京各场大雨里面,太庙这个区域从来没有被淹过,在南房的下面有一个很深的沟,所有水从这里排出去的,为了不阻碍排水,我们把地垫高,从高度的侧面把水排出去。

大家看到左边有一个玻璃包裹起来的,里面有像白色方便面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原来这个位置是一个旧的铁栏杆,我们希望它变成这个这个茶室的边界,我们本来想用白色方便面包裹这个栏杆,龙骨作为支撑,后来公园里面希望这种材料能被包裹起来,这种材料是什么呢?其实它叫盲沟,一般是被埋在地下的,所以叫“盲”,因为在上面可以铺一些石头,水就被排走了这种材料通常情况下是黑色、绿色、不太好看的颜色,我们觉得这种材料非常有趣,既可以透光,又有装饰效果,所以在厂家定了白色的盲沟,这个价格高,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我们利用原有的栏杆,把院墙新的边界做出来了。

然后大家可以看到,在两个房子之间的地方,我们做一个平常并不经常开启的一个入口,就在三角形的窗户左下方,这是一扇门,需要的时候才会开,通常会由这个主入口进入。基本上保留了现场所有的树木,包括我们后来在现场捡到了一些原来的主基,被我们作为景观放在后院。这个墙上面的材料,因为这个房子保温并不太好,只有24墙,所以我们找了一种保温材料,它一般来讲,表面上的基底是为了之后抹灰用的,这是南房我们新建的房子和这道墙的关系,我们觉得如果依然把这道墙保留在室内的话,我们觉得没有跟古迹完全脱开,而且有一种混在一起的关系,我们用了拉丝不锈钢的外立面材料,对原建筑原来的墙体有一定的脱离,形成新的院落,同时对墙体进行映射。这是从墙缝之间看注入口,这是三道墙,三个不同时代的墙,最前面的是宫墙,右边是茶室的墙,然后是依然保留民居的墙。

这是后院南房和现代胡同民间之间的关系,特别有趣的是,最初我们设计并没有把立面做成曲折的里面,后来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呢?因为这些住户说你们做的东西挡了我们的光,是不是要给我们一点钱,后来我们想正好是一个契机,我们把它对照着窗户的地方,把高度就降下来了,正好让光可以进入到这些住户家里,后来他们也就认可了,反而让我们这个建筑变得更加丰富。这是南房的屋顶,这是和宫墙的关系,以及他们屋顶的形态与周边民居院落屋顶的协调性。这是室内的效果,室内的材质我们用的是非常便宜的,在黄山的一种清白石,这种石头每平米加工完只有150块钱,但是我们花了很多工,把它拼成吧台的造型,包括磨边。

里面有一个包厢是用亚克力管围合的,我们试图做不同的小空间,每个小空间有不同的特性,我们希望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的人,但是又看不到,这个甲方跟影视圈里面的人很熟,不希望别人看的很清楚,最后试了很多种方案,曾经想过用玻璃管,因为易碎,比较厚的玻璃管价格非常高,最后选择了亚克力管,最后从下面打光,把光打在上面。右边是入口,入口进来之后对着吧台,我们还做了一些比较通透的房间,在这个地方的材料大家看到比较丰富,我们建了比较封闭的包厢在左边。从这个看到亚克力包厢里面的沙发和茶台,这都是我们设计的,包括里面的灯具,包括门把手。这是南房和北房的部分,把原来室外的空间,变成了室内,把原来建设的部分变成了院落,就是看到的南房和北房之间。这是南房中的一个包厢,希望尽量做的纯净,用的爵士白,工是蛮贵的,空调基本上藏起来,大家看到门上的洞就是空调的出风口,下面有一些洞是回风口,包括茶台用进风的方式,让它映射这个环境,它就消失了。

这是竹室,刚才那个叫云室,包括折灯,还有所谓的云桌,这种物料是非洲黄花梨,当年并不是特别贵,这个是用6公分的黄花梨的木方拼起来而成,三张桌子只有6000块钱,现在黄花梨的价格涨了很多,我们当年就是想用很廉价的材料创造一个有趣的空间。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南北房的关系,现在说一下我们这些空间是怎么来的,我们当时想着这两个旧房子就像城市机理上的,长的不太好的小细胞,有随时被删除的可能性,在这种时候我们觉得它迎来了一个契机,我们甲方要在这做项目,它迎来了新生,我们想有可能在一块朽木上,即便长不是灵芝,也可以长出小蘑菇和木耳,我们从小房子的外部,原来建筑上的门窗向内生长,就形成现在所有的空间,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说了,把两个房子的院落变成了室内空间,把原来的南房建筑空间变成了院落,让新的建筑在这个院子里面产生,和原来的墙体,我们看到南房的L墙还是以前的墙,我们把这个墙保留下来了。

这个小小的280平米的空间,我们做了一年,图大概从建筑到室内,到家具,到灯具,包括门把手,出了将近300张图,这是冬天停工的时候的照片,因为太冷了。

现在讲第二个项目,也是一个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渡渡美术馆,原来这个地方在北京东北角,是一个渡假村,地很大,当年盖了很多违章建筑,我们看到那个长条形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彩钢板的新厂房,但是做的很简易。基本上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后面是一片树林,两侧距离都很远,有一些并不太美观的城乡接合部的一些建筑。其实这个地方完全被周边的环境给隔离开了,它基本上是一个处在无从参考的城市机理当中。

这是当时的近景,以及开工之前的室内样子,就是简单、普通的一个厂房。这个房子后来我们基本做了一个事情,做了一个夹层,然后再室内做了几条通道,这个通道说白了可能也是比较精神性的通道,就是说有观展的通道,以及艺术家在这里工作的空间通道,还有一些接待的通道,这是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重新做了第二层表皮,原来那一层表皮太难看,但是还需要保留这个建筑的保温,我们做了较为美观,又简单的第二层表皮,就是用了耐火锈钢板,用到锈钢板的原因,其实是我对刘先生的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个人理解刘若望先生,他喜欢做的东西都很尽情,而且也很厚重,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比较沉稳的建筑,它应该是简单的,没有过多的细部,应该某种意义上说,应该像一把戒尺,倒不是说去惩罚他,就是让艺术家也有一种自律的心态。

这是建成之后,把100多尊雕塑往里装的过程,这是建成之后北边树林看过来的景色,我们周边还有很多树,我们尽量在现场把离建筑比较近的树木嵌在建筑中,让它跟建筑有一些咬合,那个拐角处有三棵树,我们就把它让出来了,后面还有一些对树木的退让。建成之初的时候,我其实建议用砾石铺起来,使得建筑更加有力。锈钢板在第一年会脱掉表皮,然后逐步的脱落,我们看一下效果,这是室内的效果。

后来最终还是做了硬化地面,这个地方就变成了某一个地方,而不再是当初无据可查的场所了。

最后我们讲一下在广东罗浮山一个比较有趣的攀爬乐园,是给小学生用的,罗浮山是国家5A级景区,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学,小学有60亩地,中间20亩都是树林覆盖的,校方就希望树林让孩子们去玩,寓教于乐,当时就想怎么样利用好这一片树林,后来我们就想这个树林,大家通常都是在树下走走,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所以我们希望另外一点,能够让孩子在不同的高度上亲近自然,所以后来就想到孩子又比较喜欢爬树,就想到攀爬的这个方向。

当初做了一个模型,做的是挺花哨的,做一些平台,可以有螺旋上升的攀爬的洞,当时专门请了一个测绘队伍,把每个树都定位,后来依然差别非常大,最终画的图和场景差别还是非常大,在这个情况下,最终这个项目的结果,推进都是在项目现场临时做的,最开始我们想象这个网可以做很大,做几十张网就把这一块地都给罩住,我们没接触过这种网,后来发现树是有树冠,网是套不进去,即便到现场裁开,也就支离破碎了。最后把所有树作为三角形的端点,把所有网做成三角形,就可以把森林无缝的编织起来。做网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当时想到一个哲学的快径这么一个词,相对的就是树状的思维方式,树从一根往上面分很多枝杈,它只有中间的过程,没有完结。我们看一下最终的结果。孩子们把这个叫森林水母,就是空中半球状的空中平台。其实这些树长的特别快,既然长的特别快,它们并不是非常结实的,因为这些网把所有树都连接成一个整体,相当于我们在建造过程中,也就是6、7个月,经历了很多次台风,没有一棵树倒下,以便有一棵树倒下,这个网也不会掉下来。

当时我们的风势是用玻璃丝绳,把每棵树编好,然后做绑扎,然后现场调起伏和高度,原则是粗一点的树就挂高,细一点的树就挂低,然后做成一个白色的海洋,漂浮在空中,我们界定了孩子活动的范围,只能在我们规定的范围内走,不能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玩,这样保证了他们的安全,也便于管理。其实这个网到最后,其实从建筑师设计,到中间再定义,还有最后孩子们介入玩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建筑师也是在慢慢摸索,一点点的把它完善,这是玻璃迷宫,这是航拍,他们加了一些伪装网,不玩的时候就把它盖住。谢谢!返回西安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专题
  • 4月开局西安商品房交易量跌价涨

  • 2018年西安楼市销售目标排行榜TOP1

  • 365聚焦:马化腾超200亿布局大西安

  • 买教育地产前必做功课

  • 提前还贷应注意哪些问题?

365直播

更多直播

荣民金融中心奠基仪式

龙跃百丈耀视全城,荣民金融中心奠基仪式5月26日盛大举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