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力捧合肥!全国瞩目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获批

来源:365淘房 2017-01-12 08:31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365淘房 合肥站 重磅消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占地面积5000亩+投资500亿元,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综合性国际科学中心!

霸都太威武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获批

定了!定了!备受关注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2017年1月10日下午,在合肥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民革界别的分组讨论现场,前来听取委员建议的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透露:“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刚刚得到消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目前中国将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仅三座,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合肥。目前北京和上海规划已出,如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获批,消息振奋人心,霸都太威武了有木有!

占地面积5000亩+投资500亿元

据了解,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地点在合肥高新区,规划土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金额500亿元。项目由安徽省牵头和中科院、中科大共建。未来提升或将建的大科学装置包括:

同步辐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等、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等、先进光源。

计划2020年将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将打造超导核聚变、量子国家实验室、联合微电子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

合肥力争到2020年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五位。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多牛?

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据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先进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研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研发的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地方政府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1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和北京市共建。建设地址位于北京怀柔,规划土地面积3000亩以上。

未来提升或将建的大科学装置:北京先进光源、物质科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自由电子激光等。

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拓展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共同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大科学装置。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中国科学院怀柔科教产业园,搭建大型客机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聚集区和综合型专业性国家实验室。

2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由上海市主导,建设地址位于上海张江高新区的核心区。

未来将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上海光源二期、蛋白质科学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转化医学等。

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 

重点围绕4个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和探索实施重大科技设施组织管理新体制。


为什么选择落址合肥高新区?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是合肥打造的城市名片,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谋而合”。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合肥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被纳入规划范围。

国家对合肥的规划,把合肥的战略定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是对合肥现有实力的肯定,又是对合肥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这无疑给合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

之所以选择落址高新区,这就不得不提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动态和区域实力。作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成长性最优的高新开发区之一,合肥高新区拥有五大发展优势。

五大发展优势

【发展起步早】:1991年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

【建设速度快】:全国14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7位。

【创新能力强】:聚集全省近1/4高新技术企业、1/3国家级研发机构,周边科研院所300余家。

【体制机制活】: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区域。

【发展空间大】: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尚有一半未开发,给大型项目提供了入驻机会。

2017年开局,合肥高新区又新添了2个“国家号”园区。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创新发展势头非常猛。


1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

中国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合肥国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这是安徽省首家国际创新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约22500亩),分北区和南区。

根据要求,合肥高新区通过国际创新园的建设与发展,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发展地域特色,加强区域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协同发展,搭建产业汇聚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国际创新园对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

据悉,创新园以智能制造产业为主,重点发展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和新能源装备、生物技术和高端医疗器械、应急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平台、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孵化平台、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和综合性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简称“5211”)。

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新增企业100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户。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度结合的集中区、科技金融与高端国际人才的聚合区。

2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期建设占地575亩,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米,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先进技术转化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四个单元。

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原始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决定四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建设原则设立,是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是中国科大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科大主体教学和科研体系的外延,将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平台,将有力地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先进技术和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未来2年重点大规划曝光

在合肥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民革界别的分组讨论现场,宋国权书记坦言:将在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科技和文化软实力,让合肥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教之城。

并表态,合肥今后还将全力支持高校和院所做科研、培养人才。对于近一两年密切深化的与高校的合作,并重点提到了已经奠基的中科大金融院、北航合肥科学城以及中科大新校区落址高新区、合工大计划在滨湖开建新校区、北师大入驻合肥一事。

1中科大金融院

2016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签约暨开工仪式在滨湖新区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项目位于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核心位置——徽州大道与烟墩路交口东南角,占地面积62亩,教学科研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项目将以高端国际化办学方式,汇聚一流师资,培育高端金融人才,建设金融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国内金融顶级智库,打造国内一流、亚洲领先、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该研究机构。计划在3年内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金融学科教育、金融人才培养基地,5年内打造成国内一流金融研究院。


2北航合肥科学城

2016年11月26日,北航-合肥科学城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奠基,标志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合肥市校地合作跨入一个全新阶段。2018年一期将投入使用,正式招收两个专业的新生。

项目投资75亿元,规划建设占地约3000亩,一期计划于2018年投入使用,首批入驻航空大数据、低空空域管理、量子技术等5个研究中心。2018年招收微电子学院、飞行学院本科生500至600人,研究生300至400人。2020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至3000人。

“北航合肥科学城”项目将重点打造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高端教育、国际交流板等4大板块平台,融合基础前沿研究、核心技术攻关、高新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和谐宜居生活6大功能体系,布局量子传感、微电子、航空大数据(低空空域管理)、通用航空、智能交通等一批重点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成一个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级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的科学城。

根据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创新研究院的主体建设,2018年将首批入驻量子技术实验室、通用航空技术等1-2个研发中心。

3中科大新校区落址高新

中科大选址高新区,规划新建3000亩的新校区,比目前中科大五个校区面积总和还要多,将成为中科大面积最大的校区。届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和核科学技术学院将整体迁入高新区。

4合工大新校区或在滨湖

除了中科大新建新校区之外,宋书记还透露合工大计划在滨湖开建新校区。消息一出,大滨湖都沸腾了。要知道中科大金融学院已经入驻滨湖,如果合工大再进滨湖开建新校区,那整个滨湖的发展将更添动力。

据了解,除了目前已经有的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名校之外,北航、清华、哈工大已经进驻合肥,接下来还有复旦、西安交大、北师大等一大批名校都有意进驻合肥,随着全国名校的加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实力无疑将更加雄厚。返回合肥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看房报名
  • 订阅楼盘优惠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精彩观点
  • 中国合肥第七届房地产金穗奖网络评选

  • 合肥8宗揽金76.5亿元

  • 合肥市区重启限购!

  • 读懂城市记忆 金隅老物件征集落幕

365直播

进入直播频道